•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文摘

敬畏民俗

时间:2019/12/2 12:00:08  作者:罗杨  来源:罗氏文化网  查看:4176  评论:0
内容摘要:敬畏民俗罗杨 是什么塑造了大多数人的心灵?是什么约定了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又是什么给我们烙上了中国人的文化印记?也许并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也不是那些厚重博大的学术经典,而是我们生长于斯发生在身边的那些小事,是那些我们与之相生相伴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我们的民俗。就像唐代大诗人...

敬畏民俗
罗杨

 

    是什么塑造了大多数人的心灵?是什么约定了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又是什么给我们烙上了中国人的文化印记?也许并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也不是那些厚重博大的学术经典,而是我们生长于斯发生在身边的那些小事,是那些我们与之相生相伴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我们的民俗。就像唐代大诗人张九龄说的“人之性情,莫不由习”。

 

敬畏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并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衍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深藏于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集体性和传承性。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淀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俗。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既是中华文明的符号,也是中华软实力的载体。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进步的独特力量。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不断积淀和洗礼,很多民俗至今仍活态地在民间传承、应用,很多已被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
    民俗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个性。王安石说:“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心盛衰,不可不慎也”。民俗是灿烂美好的,有时也是脆弱的。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农耕文明时代的许多美好温暖的民俗正在离当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很多民俗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然而,对传统文化的致命伤害往往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文明传承和携带者自己的随意抛弃。因此,我们应以文化的自信更加自觉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民俗,不能等到外国人拿着我们的民俗去申遗时才惊呼已经被自己淡漠和忽视的民俗是多么珍贵和美妙。决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只知道情人节而忘了元宵节,只热衷圣诞节忘了腊八节,只喜欢芭比娃娃而不知道泥人张……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一种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文化,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民俗在民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历史如何变迁,许多人都在兢兢业业地遵循着自己的民俗,人民群众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显示出民俗的独特魅力和民俗文化的文明之光。民俗作为一套通过人民群众身体力行而得到保持、传承和革新的完整的礼仪系统,具有无法言说的文化魅力和生命魅力,苏轼说:“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可见,在古人的眼中民俗是何等的重要,它甚至与国运盛衰息息相关。一个人从出生就在民俗中塑造着自己的行为,一个民族只有保留自己的文化和民俗才能保护民族的情感和个性不会消散。民俗是维系一个社会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可以老去,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民俗却可以穿越时空一代一代地永传下去。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围绕在当下城市化语境中,如何对中国民俗艺术的保护、研究、传承、开发与应用进行审入的探索,以期做出时代的解答,以及探索民俗的扬弃工作,使我们民俗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民俗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文化阐释和表达系统,都有着传统的美好情怀和现实的人文关怀。呵护好我们的美好民俗,关乎全球化时代中中华民族身份的确立,关乎我们能否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恪守民俗的心灵密码,每个中华儿女都不应是冷静的旁观者和沉默的看客;传承文脉、传承民俗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心中。我想,传承民俗最重要的不是守住炉中的那些灰烬,而是对那束热情火焰的不断传递。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