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文摘

一首传唱了千年的童谣

时间:2017/12/11 11:56:24  作者:*  来源:罗氏文化网  查看:4434  评论:0
内容摘要:一首传唱了千年的童谣罗杨童谣是最能拨动人类童年时代心弦的情感表达。脍炙人口的童谣妙趣天成,每个字都跳动着悦耳的音符,以至让人很难用“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读出那些简浅的句子。不信你可以试试:“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看到这样的句子,你自然就会带着情感读出节奏、读出...

一首传唱了千年的童谣

罗杨

 

 

一首传唱了千年的童谣


    童谣是最能拨动人类童年时代心弦的情感表达。脍炙人口的童谣妙趣天成,每个字都跳动着悦耳的音符,以至让人很难用“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读出那些简浅的句子。不信你可以试试:“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看到这样的句子,你自然就会带着情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怦然心动的陶醉。
  云南省西畴县地处北回归线“黄金十字带”上的高原喀斯特绿洲之上。在这片神秘瑰丽的土地上,既呈现着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也孕育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西畴壮族是世居民族,也是歌伴一生、舞伴生活的民族。这里的每一个壮族村寨,不论男女老少,个个能唱童谣,人人能歌童谣。《讨晌午》《舀耙耙》《吹喇叭》《丢手巾》《菜花开》等很多古老的、后来的、原生态的、再生态的、新生态的反映生产生活的童谣在这里村村传唱,代代相传,蔚然成风。
  恰逢西畴壮族女子太阳节之际,我们走进了素有壮族童谣之乡的汤果村。我不懂壮语,但当我们在村口的大树下听到壮族儿童们唱起那首传唱了千年的童谣《水母鸡》时,甜美的声韵真的让我醉了。这首童谣的汉语大意为:“老人常嘱咐,神仙有旨意;男大应当婚,女大应当嫁;水母鸡呀水母鸡!为我寻幸福,去找好人家;牛满圈,马满槽;田地多又多,山美人也美;水母鸡,放心飞,飞到壮乡去,飞到田里边,建立幸福家,圆我女儿梦!”《水母鸡》作为多彩壮族文化的标识,折射出壮族文化的美丽意象,放飞着希望和梦想,寄托着对幸福婚姻的向往,象征着人性的纯洁高尚。
  作为这支动听的《水母鸡》童谣的起源地,《水母鸡》在西畴县鸡街乡鸡街河畔壮族地区普遍流传,曲调大同小异,歌词则以个人的卜婚幻想即兴而作。水母鸡是生长在水稻田里的一种昆虫,手拇指般大小,既能潜水,又能腾空高飞。壮族是稻作民族,对水母鸡有着浓厚的兴趣。每逢薅稻秧的季节,壮家姑娘就喜欢捕捉水母鸡放在手掌上爬行玩耍,边玩边将自己的理想唱给水母鸡听,以此来抒发她们童贞的感情,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占卜婚姻的方向。经过代代口头相传,《水母鸡》就成了壮乡流行的卜婚歌谣。
  壮族的童谣在西畴可谓根深土沃、花繁叶茂,其旺盛的生命力源于扎根壮族文化的深厚沃土。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歌文化。壮族群众视歌咏活动为人生之大事,以歌代言的风尚古已有之,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歌咏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族群的文化品性。农耕文明的生存环境和集体劳作方式,为特别喜欢对歌竞唱的壮族人民提供了适合对唱的场域,形成了壮族人民在农事活动中用歌谣即时抒发不同心境的风俗。这些情之所至、随兴而起、信手拈来的歌或悲或喜,或怨或达,源自心声,互倾互动,自娱娱人。伴随着西畴壮族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独特文化,相继产生了反映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习俗风尚,语言朴实、委婉、轻快的童谣。同时,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好学易记、脍炙人口的童谣逐渐成为一代代西畴壮族人民了解世界、认识人生的钥匙。尤其是在教育没有普及的年代里,童谣可谓是儿童的天使,启蒙的钥匙和向导,认识世界的放大镜和望远镜,启迪思维的跳板和翅膀,成为儿童走向成熟的百宝囊。童谣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西畴壮族童谣有如历史的长河,不舍昼夜地流淌出壮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内心世界。短小精悍的语汇浓缩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如今已成为我国乃至人类的文化财富。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当全球化的浪潮奔涌而来之时,当大多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与当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而处于被遗忘或失传的境地之时,西畴的童谣却仍然鲜活地传唱在民间且经久不衰。黄廷秀是西畴鸡街乡中寨村的民间歌手,如今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是唱着《水母鸡》长大的。她熟悉壮族各类歌谣,能唱上几天几夜不重复,加之后来又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指导,曾到过很多电视台和国外去演出。她告诉我,她是追随着水母鸡飞往的方向嫁到这里的,她们这一代人不仅能传承古老的歌谣,而且识字有文化,能在新的环境里和传统歌谣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因此对童谣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不得不令人对壮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心生敬佩。
  我想,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连本民族的人民都不热爱了,别人再怎么喜欢也无法存续。当下,农业文明里的很多社会功能正在消逝,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可贵的是,西畴人并没有陷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动“抢救”的陷阱,而是把童谣作为一种信仰来坚持,作为一种文明来传承,作为一种生活来享受,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他们在时代文明转换期找到了传承自己民族民间文化的方式,并且建立起了童谣传承的新机制,进而唤起了下一代人对童谣的热情和兴趣。比如西畴人已经把对童谣的保护发展纳入到了西畴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童谣的传承已进入了西畴中小学教育的课堂;已经形成了青少年说童谣、唱童谣以及父教子、母教女的传承模式;西畴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已经有了童谣的播放时段;西畴政务网已经有了童谣的网络平台;西畴一年一度的女子太阳节以及各式各样的民间节庆活动、自发的对歌赛歌比赛已经为童谣的传承发展营造了新的生长环境和文化空间。当我们正在为无法留住以往的“文化空间”而踌躇纠结时,西畴人已经找到了一种在新的“文化空间”里继续传承民间文化的新生态。我们也注意到,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变迁中,童谣传达出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对人生的赞美以及带给人们心灵滋养慰藉的纯真的核心理念并未改变。同时,西畴人也并没有放弃对那些原汁原味童谣所采取的记录保存方式。我想,这些做法是值得其它地方在非遗保护中学习借鉴的。
  童谣越千年,岁月的年轮并未使壮族童谣之树衰老,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地充满着童年的生机和活力,令人如醉如痴。我想,这一定是壮族童谣中蕴含着一种永不过时的美丽!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5年5月18日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