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文摘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时间:2017/6/21 9:21:02  作者:申苏办  来源:中华罗氏文化网  查看:2052  评论:0
内容摘要: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龙川县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有关史实 龙川是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苏区与赣南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彭湃、彭德怀、古柏、古大存、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过龙川,对龙川苏区的革命活动极为关切,留下光辉的足迹,给...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龙川县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有关史实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龙川是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苏区与赣南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彭湃、彭德怀、古柏、古大存、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过龙川,对龙川苏区的革命活动极为关切,留下光辉的足迹,给龙川苏区以巨大的鼓舞。中央红军和赣南红军多次转战龙川。龙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县内多处地区建立起革命武装斗争组织,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红色政权,发动和组织龙川县内劳苦大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革命政权染红了龙川的大片江山。2011年4月1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老区建设办公室上报的材料,经审核,确认龙川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恢复了龙川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使龙川县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目前我省继大埔县、南雄县(今南雄市)、饶平县之后被确认的又一个“中央苏区县”。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第五十七期(1933年3月3日)《红色中华》,刊有赣南红军进迫龙川梅县的报道。(资料来源:江西瑞金市党史研究室)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1929年3月在龙川大塘肚钟屋成立的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该旧址现为龙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照片来源:惠州市档案馆)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龙川上坪青化鸳鸯坑纸厂旧址。1935年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古柏同志,在此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图左箭头方位为纸厂;图右箭头方位为古柏牺牲地点)。(照片来源:龙川县博物馆)


      1、龙川党政组织长时间隶属于中央苏区党政组织系统

     1925年11月,中共龙川县特别支部成立,书记黄觉群,下设东北桥联乡办事处支部、骆岐支部、祠堂角支部等三个支部。1927年1月,中共龙川县特别支部改组。1928年4月,五华、兴宁、龙川三县中共县委领导人聚集在龙川霍山太乙岩,成立中共五(华)兴(宁)龙(川)县临委,书记叶卓,委员蓝胜青(中共兴宁县委书记)、刘光夏(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团长)、古清海(中共五华县委委员)。1929年1月,根据东江特委的指示,中共龙川县临委成立,书记叶卓,副书记陈锦华。县临委下设赤(岗)龙(母)铁(场)区委,书记骆均光、曾彪(后);龙(龙川县城)老(隆)鹤(市)区委,书记崔兰。同年12月,中共龙川县委员会于回龙园田成立,书记陈锦华、曾不凡(后),组织部长叶卓,宣传部长曾彪,共青团书记吴子廉,妇女主任蓝素娥。县委下设赤光区委,书记傅仕添;龙母区委,书记张权;上(坪)贝(岭)浮(罗浮)区委,书记张观佑。是时,中共龙川县党组织属东江特委领导。

     1930年8月,中共龙川县党组织隶属中共寻邬县委领导。同年12月,中共五(华)兴(宁)龙(川)县委组建,书记古清海、陈锦华(1931年4月)。县委下设上贝浮区委,书记张观佑;隆(老隆)鹤(市)区委,书记叶群。从此,龙川党组织改归中共闽粤赣特委西北分委管辖,正式纳入中央苏区组织系统。

    1932年6月,根据斗争实际,五兴龙县委撤销,成立中共兴龙县委员会,书记蔡梅祥。下设川(龙川城)隆(老隆)鹤(市)区委,书记叶群;铁(场)龙(母)赤(岗)区委,书记陈红光。兴龙县委下属地区与五兴龙县委时相同。其时,龙川中共党组织初隶属中共闽粤赣特委、江西省委,1933年8月改隶中共粤赣省委领导,1934年7月改属中共赣南省委领导。1935年6月,中共兴龙县委书记、军委会主任蔡梅祥惨遭敌人杀害,同年8月县委、县革委解体。自1930年8月开始至1935年8月,龙川的党组织一直受中央苏区组织系统领导,时间长达5年之久。(按: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时认为,中央苏区于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丧失,龙川县1934年10月后不计入中央苏区时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1934年),龙川县党组织有区委3个,党支部约20个,党员约1902人;建立区苏维埃政府3个,乡苏维埃政府7个,苏区村庄183个。其时,苏区村庄人口约16万人,约占当时全县人口的64%;面积约184584公顷,约占全县总面积308900公顷的60%。


2、 龙川的革命武装在中央苏区军事机关和武装部队的指挥(节制)下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2月,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在龙川四甲上印寨成立,由中共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任军长,总指挥由龙川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克担任。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成立,就开始了进攻鹤市的斗争,在东江上游地区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30年2月,根据东江特委的指示,寻乌的红二十一纵队第一、三中队及红军独立营,包括兴宁、寻乌、平远、龙川四县的主力红军,整编成立了“东江工农红军第五十团”,全团500人,团长刘光夏。该团是兴寻龙平蕉根据地的红军主力。1930年3月,红五十团奉命向北挺进,于25日凌晨攻打寻乌澄江谢嘉猷团防,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战斗失利,红五十团遭受巨大损失,团长刘光夏、政委陈俊在战斗中牺牲,参谋长邝才诚被俘惨遭杀害,龙川籍红军战士在这次战斗中牺牲7人。

     1930年11月,闽粤赣特委西北分委书记刘琴西同(原)红军十一军参谋长梁锡祜赶赴江西留车,根据闽粤赣军委的决定,以原彭城独立营200人为基础,将寻乌、平远、兴宁和龙川的部分革命武装整编为红十一军独立营,营长彭城,政委罗屏汉,辖三个连,一个特务排,全营共500多人。8月,按江西省军区指示,以独立营为骨干,扩编为寻乌独立团,团长罗文彩,政委罗屏汉,全团有1000多人。根据中央革命委员会“关于粤赣军区在兴龙河西南雄等地建立远殖游击队”的指示,为了保卫苏区,牵制和打击国民党陈济棠部的进犯,1933年6月,粤赣军区成立寻南挺进队,下设4个支队,主要活动于粤赣边山区,队长李大添。龙川青化是第一支队所在地,主要活动在龙川县境内上半县上坪的青化、青云、渡田河、茶活,细坳的黄麻布,中半县的田心、赤光、铁场、黎咀、车田,下半县的通衢、登云、锦归等地,几乎涵盖了除东江河河西外的龙川县全境,直至1935年8月止。

     龙川苏区的武装部队,一直得到中央苏区军事机关和领导人的关怀与指导。1928年农历十二月廿八(即阳历1929年2月7日),红四军从江西会昌南下途经龙川上坪,毛泽东同志从龙川江广亭进入江西寻乌菖莆,后在马蹄岗住下,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在该调查报告中,毛泽东多处提到龙川、龙川城及贝岭等地名。1933年,红军途经龙川上坪时在“延槐第”墙上留下 “打到广东去活捉陈济棠”等口号标语,给龙川苏区军民很大的鼓舞。

     1930年8月,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及其直属武装大队建立后,县苏维埃组织赤卫队长与游击小队长举办军事干部培训班,中央苏区派红一方面军前委秘书长古柏到龙川大塘肚、兴宁的双头山、黄沙塘等地视察慰问,指导工作。古柏在培训班上对30多名学员作了讲话,特别强调一个革命干部一定要过好“五关”:政治关、思想关、社会关、生活关、家庭关。1932年春,赣西南特派员古柏与罗屏汉一起到龙川细坳黄麻布(即今永安村)召开赤卫队会议,传达上级指示。1933年二三月间,彭德怀带了一支驳壳队,从江西苏区来到龙川细坳黄麻布苏区巡视工作,检查驻军纪律。那时,中央苏区反“围剿”开始激烈,他没有久留,只住了几天就赶回江西。

     五兴龙武装力量在中央苏区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1929年到1930年,先后同敌人战斗达几十次。特别是龙川回龙大塘肚村,从1929年6月到1930年底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大小战斗24次,打退了敌人5次较大规模的进攻。1934年冬,蔡梅祥奉罗屏汉的命令亲自部署烧了岑峰炮楼,受到赣南军区的通报表扬。刘伯承、罗屏汉同志高度赞扬兴龙群众的英勇斗争。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红色中华》先后两次对赣南红军进军、进迫龙川,赣南地方武装在龙川上坪附近截获粤敌的情况作了报道。


3、 龙川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和减租减息的斗争,开展了经济文化建设

     1929年初,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分配土地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按户落实。统计人口,简用两级分配”的政策。1929年10月,发布了毛泽东、朱德、古大存、刘光夏、朱子千、陈魁亚、陈海云署名的《东江革命委员会关于公布执行土地政纲的布告(第177号)》。早在1923年8月17日、23日,农运领袖彭湃先后两次来到龙川指导工作,使龙川农运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1928年冬至1933年,除回龙大塘肚外,龙川的赤光新田,佗城四甲三印,鹤市欧江、宦境、芝野,通衢葛滕、儒南、田心屯,麻布岗阁前,细坳黄麻布,上坪茶活、青化等村先后开展抗租抗债、减租减息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龙川境内响彻“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声,就连龙川铁场秀岭这一偏辟小山村都有红军张贴的标语,宣传分田主张。

     在中共五兴龙县临委的领导下,于三县交界革命根据地内进行打土豪、分浮财、废债约、抗租减债。1929年3月,五兴龙县临委率先在龙川大塘肚搞分田,秋后,在红四军进军东江的有利形势下,土地革命便在三县边界(龙川县的上坪,兴宁县的大坪、双头山、大信、新村,五华县的双头、梅林、郭林等)红色区域内约16万人口中,全面开展土地分配工作,分配土地约13万亩。龙川大塘肚苏区分田农户123户,共计473人,每人分得7—9分田,共计种子田27石7斗。

     龙川苏区从实际出发,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兴修水利和组织生产帮助提高农民收入,还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苏区各项给养问题:(1)破仓分粮。在根据地内没收反动财主、恶霸的财物。同时,派出武装力量到游击区域和白区去破仓分粮。(2)派、捐款。以机关武装部队名义发函向苏区与游击区乃至白区的殷实农户或开明人士进行劝捐。1933年9月25日,回龙殷实农户黄纯仁、黄拾妹一次性向兴龙县革命委员会捐助革命金380元,相当于今人民币的3万余元。(3)设税站。选择在龙川通往五华和兴宁的道口阿顶、江西与广东两省相连的江广亭、龙川回龙园田接官亭设立税站,接照商货物的多少而纳税。(4)办合作商店。在兴宁、龙川交界的渡田河开办合作商店,与边缘接合部区人民群众进行以物换物的交易,将江西赣南的大米、黄豆、钨钞、烟叶、茶叶等运抵渡田河,与兴梅的食盐、煤油、衣料、药品等紧缺物资交换。(5)促进龙川苏区政权民主建设。在认真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苏区举办妇女识字班和夜校,认真开展学习文化扫除文盲,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利用墙报、标语、山歌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主张政策,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实行婚姻自由。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修缮一新的五兴龙旧址

4、  兴(宁)龙(川)人民对中央苏区的重要贡献

      (一)为中央苏区造就了一批优秀干部。五兴龙苏区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党政军领导、骨干,并为中央苏区输送了一批优秀干部。据统计,在五(华)兴(宁)龙(川)苏区调入中央苏区任职的干部中,担任县团职党政军以上职务的就有12人。原中共兴宁县委书记罗屏汉,1931年春调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担任寻邬独立团政委、中共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接任邓小平同志职务)、中共粤赣省委候补执委、粤赣边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原兴宁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张瑾瑜(罗屏汉夫人),1931年奉调中央苏区,历任中共赣南省委执行委员、粤赣省白区工作部长等职。东江游击大队长骆达才,龙川县龙母祠堂角人,1931年奉调中央苏区后,担任红一方面军某团参谋长,在肃“AB团”时,被诬为AB团分子遭杀害。他们都为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革命政权染红龙川江山

左为罗屏汉,右为张瑾瑜烈士像

      (二)为红军主力部队提供了兵源方面的支持。东江苏区是人民武装斗争开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人民武装经受长期的锻炼与考验,战斗力颇强。他们经常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出色完成巩固苏区的任务,五兴龙苏区的人民武装与东江苏区其他人民武装一样,成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兵源补充的重要来源。如1930年11月,由中共西北分委负责人刘琴西主持,将寻乌、平远、龙川、兴宁的部分游击队、赤卫队合编,成立东江红军第一军独立营,初时3个连,200多人,后发展为4个连,约500人,由彭城任独立营长、政委罗屏汉。


      (三)为中央苏区腹地提供了大量后勤物资方面的援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五兴龙党组织和武装力量,充分利用毗邻江西赣南这一地缘及国民党反动当局鞭长莫及的特点,为中央苏区腹地收集和运送了大量的急需军用物资、医药及生活用品,中共五兴龙党组织在龙川县城、东江重镇贝岭、兴龙物资集散地渡田河和赤石渡等地,以开设店铺为掩护,收购各种中央苏区急需的军用品和日用品,秘密运往中央苏区腹地。据统计,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贝岭几乎每天有百十担食盐分四路从细坳、和平等处机智避开国民党反动当局关卡严查运往赣南,为中央苏区运送食盐不下3000吨,呈现出“十万挑夫上赣南”的动人景况。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罗屏汉高度评价寻南兴龙群众“特别食盐,大批送进来接济苏区”。

       (四)牵制了“南天王”陈济棠兵力,减轻敌人“围剿”中央苏区腹地的军事压力。在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腹地发动大“围剿”期间,国民党广东军阀“南天王”陈济棠为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行动,向五兴龙苏区发起了进攻。1932年8月,敌派一个团,并纠集了五、兴、龙、蕉、平、寻、和等县反动武装5000多人,对龙川上坪、茶活等苏区实行所谓“七县大会剿”。为了牵制广东军阀北上配合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闽粤赣特委决定在兴宁、龙川边界恢复根据地,恢复和健全原有的区乡政权组织,在兴宁、龙川一带开展打土豪、剪电线、散发传单标语等活动,烧毁通往中央苏区腹地的渔子渡、三多齐、合水等多座大桥,扰乱敌人。

       据不完全统计,龙川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251人牺牲。其中,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有共青团两广区委书记、中共赤龙铁区委书记、农协主席等122人,在江西中央苏区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61人。在龙川大塘肚战斗中牺牲的有10人,在兴宁大坪、大龙田等战斗中牺牲的有13人,在龙川南水战斗中牺牲的有7人,在龙川茶活战斗中有18位赤卫队员与敌作战三昼夜,最后弹尽粮绝葬身火海。这些烈士,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献身于中华民族解放的悲壮凯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民政部、财政部1979年6月24日有关文件规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划分标准,认为“现有材料可以证明,龙川县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曾属于中央苏区粤赣省管辖区域,据此,可以认定今龙川县当时属于中央苏区范围”。龙川县为”中央苏区县”,实至名归。

□本文作者为龙川县“申苏办”工作人员

曾锦初 黄东琳 黄义 魏庆平 陈愿青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