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罗氏源流
文昌市,海南省省辖市,古称紫贝县,尔后三易其名。在公元627年,才改为文昌县。1995年,撤县设市,改为文昌市。文昌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共有17个镇,人口59万。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为珠崖郡紫贝县地。初元三年(前46年),珠崖郡撤销后,紫贝即成废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在紫贝县故墟上置武德县,属临振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名为平昌县,属崖州。贞观元年(627年)取“偃武修文”之意更名文昌县。隶属历经琼州、乾宁军民安抚司、琼州府、广东省、海南省。据清代所著《广东考古辑要》载:“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曰文昌,以县南文昌江(今文昌河)设名”。
文昌石九健公发富公支
肇基祖健公字法天,宋恩赐修职郎。原籍福建省福州府莆田县坎头村,宋朝公与敏贸易,过广东渡琼。敏不知里居,健公始居于琼邑古石狗村。二十八世孙铭高赞曰:公志超群,懿行足按。因闽年饥,又并世乱。盗贼如蜂,谁无忧患。先祀难存,后绪将断。惟公远谋,负牒渡粤。卜居于琼,石狗适愿。择配成家,后绪不绝。寿荣恩谭,皇朝不慢。肇居琼南,功德巍焕。后世不忘,感恩著赞。配曾氏,子一:枝锽。枝锽迁文邑清澜,居僚家村。发富祖思山派二十四世琼锦公住文昌清澜溪田村。发贵祖长派受山公住文昌昌洒关睢村。发贵祖受山派二十一世次房豪风公住文昌岑千村。发贵祖爰山派住文昌昌田村。 二十世耀仕公住文昌山海村。发贵祖四派为山公住文昌潭牛镇考经来仪村。兴本三派发丰公住文昌迈号鱼宝堀村。子期公原住鱼宝堀村,系兴本三派发丰公二十一世严风公之子,先在琼山府城经商,后到琼山龙发市娶吴氏,定居琼山龙发福坡村。诰仁公次派乾风公住文昌迈号内村。振德次派茂仁公住琼山逢来园村。世通公次派琼金公住文昌养心村。兴本四派发隆公住文昌迈号湖仔村。子可派二十三世仲德公住文昌青园村。仲坤次子世隆公住湖子迁居碧斗园村。隆祖三十一世中汉、中运公住文昌清澜西门村。旺本长派发璇公住文昌重兴石畦边沟村。琼惠公长派元所公住文昌孟昌村。发旋公二十六世元广、元方、元首公住文昌北昌村,十六世族奕公住文昌官村。仲章公派二十四世富公住文昌下田村。二十四世进拨公住文昌白延新科村。失名公次派进文公、三派进德公住文昌潭牛文首榜村。三十世正春公、三十一世中鸿公住文昌会文家屯村。三十一世中存公住三亚市林旺田尾村。三十二世豫春等五公住三亚市石姆龙村。二十九世会鹤公住文城。三锡公住文城镇田家良居文南街148号。
态山派隆风后世举迁后浪。隆风后琼质迁陈家村,隆风后世气迁石井。态山祖后绪风迁会邑桥头村。耀风后仲先后回迁文邑边豆村。仲先后分居麦宅山。隆风后进传同子迁陵邑箕塘村。仲先后进贤进淇水村。高玫、高璋同移居僚家村。仲先后进容、进德同迁陈家市截沟。贵公择居林高。爰山公后来东汉迁美林。受山派七杰公后振迩迁麟趾。受山派钦风后迁居陵邑莲风村。爰山派子兴公后仲恢、世裔父子迁坡头南边山。爰山派子隆公后仲文迁昌统东边山。为山派振公后球仁迁罗孝。为山派杰顺公后振道迁大管南边良南唇。为山派杰顺公后振义迁圆山。受山派琼镜公后元刚移万州,后又迁崖州。爰山派中元公后世国迁山内。 至子琼字迁福绵村。爰山派世孟公后琼美公迁溪北多吉村。次子元义回居昌田村。爰山派仲文公后世辉迁草良。为山派仲德公后世成迁许荆。为山派元德后进兰、进阁进昌迁万州。为山派仲美公后世命迁琼城西门。受山派高昆后会芳迁龙门村。族奕派程风公后子福迁居官村。浩公长派世超迁碌砺。浩公次派仲善居隐头茅。浩公三派世表迁帝平仔。浩公三派元魁、元志迁龙坡村。在崖州翻园后店。敬公派迁新坡。敬公三派琼居阁亨。球迁坡角园。庄公长派世道迁龙栖。庄公次派进华自洋心迁藤兰。庄公三派世进迁金湖。大风派子昭公后仲明公迁居歌村南边村。大风派世盛世振迁居尖岭。琼琚公后元荣公移居苦竹。富风派琼琏公后元纯公迁住石壮。世琏后琼德公迁大平仔。海仁祖派璠公后亨。元利迁居白玉村。元亨后月高迁居李孱。元利后迁迈坑村。琼珍祖派进宝进开迁居崖州港尾村。璇祖派成章公后官虎迁住琼邑徐家屯。士琳派自南昌复迁上屯。子列派次派必成公迁甘村。必成三派进昌居山朝仔钱塘园。志锦公后士琳迁水西南昌村。士琳次派住文城。大辉住竹埇,必贵次派住卜埇村。士儒住哑捌。进仁三派住宝集园。进仁四派住棉花园。大纲住沙泊浪。奕仁住坡上园。志结住陵邑赤岭石母龙。
发贵公四派为山公住文昌潭牛考京耒仪村。三十二世豫龙、豫风、豫经旅居泰国。豫栋、豫明、豫雄、豫凉旅居新加坡。兴本三派发丰公住文昌迈号鱼宝堀村。三十二世豫林旅居新加坡。三十三世章英旅居美国纽约。传三十六世,人口4373人。(2003年)
旧 派 序
枝叶茂文忠 根本发山东 地灵成宦族
人杰振仁风 子仲世琼元 进高会正中
豫章长燕翼
新 定 派 诗
文明崇圣道 智勇冠南邦 硕德家基石 英才国栋梁
箕裘恒济美 兰桂竞腾芳 积善有馀庆 宗风世代扬
文昌清澜康公支
迁琼基祖康公,文林郎,明初隶军籍。由江西庐陵,宋南渡时,乔迁南雄府之珠玑巷,续入广东之番禺县扬武堡古流塘。明乔迁文昌之清澜。配 氏,子二:长梦象,次梦瑞,住文昌清澜。三世万善三派广公住文昌白延茂亭村。五世土珍长派世锦公住文昌文集溪村。世瑛公住文昌清澜沉坑村。六世世钟公住文昌重兴上截村。世铨住文昌清澜沉坑秋门村。世铨公三派成渚公继派克猷公住文昌白延三鸡斗村。七世成溥公住文昌清澜锦坑村。六世世明公三派成煌公住三亚林旺洪李村。大勤公次派开政公住文昌新桥昌尾村。十三世文蔚公住文昌新桥昌尾村。十二世开存公住星坡。十二世开哲公住保亭新星农场。十二世开甫公住文昌毛塘村。十一世大纲公住文昌井头村。七世成峰公住文昌白延滚汤村。传十六世人口659人。
文昌石九清澜灿公支
明迁琼基祖灿公千户侯,明朝官擢千户,亦隶军籍。及清散军为民,遂致分居异乡。配氏,子一:梦能。至嘉庆庚申始跟康公合建祠于刘家村。灿祖裔后居牛颈坑村。士选祖裔后住居门村。传十二世。
文昌文城白延武中公支
明迁琼基祖武中公明嘉靖甲辰年六月初四日子时生,天启癸亥年八月初四日子时卒。明万历时,自闽之莆田县筠竹乡经商渡琼,睹文昌风俗醇朴,因此定居创业焉!配林氏,子三:长直镦,次直锟,三直三。住文昌文城上坡四坑贝村。裔三派分迁于白延后坡岭大古村。长派之孙四世文有郁公分迁于鳌头散居后丁虽日添而世业农,知书者少。至八世明纲公,始联从集资建大宗祠于上苑坡村之西。因汇抄各家旧存以为稿本上溯闽之发源,下逮琼之分派,有条有理,井然不紊也。传十五世280人。
开基祖彦礼公恩赐修职郎配邢氏,子二:长原福,次光福。住文昌市文城上园坡坑山贝村。传六世人口15人。
文昌抱罗高墩鹏公支
立基祖鹏公原籍福建省福州府莆田县坎头村。公乃是维明后裔。渡琼住石狗村。配汪氏续吴氏,子六:长霄次普三斌四聪五达六泗公卒葬石狗罗家墩,坐卯向酉。聪公自石狗村迁苦耐园村,又自苦耐园村迁山头坡村。三世富公迁居澄迈交椅村。桂公自石狗迁儋州。松公自石狗迁居万州土湾村。四世世烟现居文昌市抱罗高墩村。长派成机公移居梁村失寻。次派成文公居罗谟村。世烟三派成贵公居昌尾村。世烟四派成球公居文昌市禁山上村园村。世烟五派成珍公居山北山昌城村。世贤长派成臻公居东坛村。次派成修公居大致坡福厚村。昭、计、结三公某公派翁新公居琼城。其霖公乃成文公后八世孙,六、七两世未祥。其理公乃成珍公次派八世孙,六、七两世未评。十二世士茂公住大致坡乌 良村。世烟六派成斌公住琼山大致坡福厚村。传十七世,人口310人。
祠堂对联
福泽长遗,能武能文光俎豆;
毫端爽利,希贤希圣耀宗堂。
理学长呤,约礼博文辉祖德;
罗星以照,昌前裕后振宗功。
